圆叶舞草
品种名:圆叶舞草
拉丁名:Codariocaiyx gyroides
产权归属: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
分布于中国、泰国、越南、柬埔寨、印度、缅甸、老挝、尼泊尔、马来西亚等地,常见生长于山坡、林边、路旁和灌木疏林丛中。现已登记为广西农作物品种,适合我国热带、亚热带地区种植。
为豆科舞草属多年生小灌木,株高l〜2米,主根粗长,侧根发达,主茎不明显或上斜,三出复叶,小叶卵圆形,总状花序顶生或侧生,花瓣紫色或白色。荚果狭长,种子卵圆形。
圆抗逆性强,适应性广,喜高温、耐旱、耐瘠、耐酸、病虫害少,尤其是抗旱、抗病虫、抗寒能力在热带、亚热带豆科牧草中比较罕见。不耐涝,气温在15〜20℃时,种子5〜6天就能发芽出苗,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5〜30℃。3~4月份播种,7~9月生长最快,花期9〜10月,果期11〜12月。在11~12月果荚由绿色变黑褐色达到70%成熟时,立即收种。
花期营养分析,圆叶舞草干物质中含有粗蛋白质15.1〜17.5%、粗脂肪1.6〜4.4%、粗纤维33.6〜36.4%、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高,粗纤维
2921
量低,粗脂肪及无氮浸出物含量中等。草质柔软,饲用品质好,适口性好,牛、羊、猪、兔、鱼等动物喜食。
株丛高大,叶量多,再生性能好,每年可刈割2~4次,年产鲜草2〜3吨/亩。同时圆叶舞草生长快,具有很强的覆盖能力,单株覆盖面积可达2〜3平方米,常用于荒山、荒滩改造、绿肥种植、土壤改良,是固土护坡、水土保持、荒山绿化、果园套种的优良植物。